笔趣阁 > 我在古代搞投资 > 第6章 旧衣回收

第6章 旧衣回收


对于旧衣回收这件事,苏婉也没有太大的自信,只是她回想起了之前去小河村时,有几个人在郊外施粥。不管是为了博取好名声还是真的做善事,既然愿意做慈善,就是潜在的旧衣捐赠者。

        至于他们什么时候施粥,需要施粥的百姓最是了解。

        第二天一早,苏婉来到了码头。

        “老伯,听说这里有人施粥?”

        “前天刚来过,下一次得半个月之后了,你后天去城门口看看,说不定那里会有人施粥。”老伯说完,抬头打量了苏婉一眼,瞬间拉下脸来,“你也不像是要靠施粥过活的人,莫不是耍老汉玩…”

        苏婉被迫听完老伯的絮叨,又去问了几个人,得到了具体时间,疲惫地走回了马车。好在得到了想要打听的消息,要做的事总算有了头绪,苏婉长舒一口气,又让车夫去了城门外。

        最后,苏婉得知县中的几家富商商量好错开施粥时间,保证每个月有四次定点施粥。码头两次,城门两次。

        而施粥带来的利益也显而易见,接受过施粥的百姓,在买日常用品时,会先想到施粥的几家。虽然后来也有人效仿,可还是带头的那几家最让人印象深刻。渐渐地,城中施粥的人家就确定下来,后来想加入的人看没什么切实利益,也就没再想着施粥。

        苏婉了解清楚情况后,发现施粥的人家里不包括苏家,心也放了下来。接下来,她回到陈府,开始构思商业计划书。

        要注意的是,不能打破市场平衡。

        庆安县不大,突然有一间店冒头,分走市场利润的话,肯定会引发事端。就算到时候大家都知道她的身份不一般,为了利益也可能会暗中下黑手。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这一点要好好计划。

        以粗布为例,苏婉铺开宣纸,画了一个表格。

        粗布在布行的价钱为20文,福旺的进价则为15文。一匹布可以做两套衣服,一套粗布衣25文,她定价低于25文才会有人买。如果定价20文,每套粗布衣服的利润是125文。麻布和棉布衣服的利润则更高一些,每套可以赚15文。

        苏婉又想了想,虽然她会去劝人捐赠旧衣,可他们的态度依然难测,要是她以每套五文钱的价格在城中收集旧衣,这样的方法更为稳妥。之后,来买衣服的人加五文就可以平常买一套衣服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衣服和一件旧衣。也有人可以去布行买布自己做,成衣的生意对布行的影响并不大。

        直接卖成衣的话,可以推广采用现代使用的尺码表。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就能知道大家的平均尺码,顾客买到合身衣服的概率也更高。

        但是,在价钱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竞争力呢?苏婉想到了上次的碎布头。

        苏婉带着计划,本想去秦氏,可这个计划是打算在福旺进行。所以,她让人通知两个掌柜,约在了茶楼商谈。

        “夫人打算做成衣?”方掌柜皱眉,“之前也有人做过成衣生意,情况却不好。富人想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做衣裳,百姓倒是会有人买,可是都因为尺寸不合适而放弃。”

        “尺寸的事情,我有了解决办法。”苏婉与方掌柜详细解释了计算平均尺码的方法,“尺寸或许会大,也或许会小一点,可是只要价钱合适,是不会在意那些小细节的。”

        “娘子言之有理。”李掌柜听了半天,理解了苏婉的意思,“只是,城中百姓的尺寸如何收集呢?”

        “赠送礼品。”苏婉想到现代那些满街赠送礼品来推广微信的人,“购买一些百姓常用的,便宜的日常用品,以此交换他们的尺码。”

        “贱内会做些绢花,城中的年轻娘子们,都很喜欢这些新奇的玩意。”

        庆安鲜少有人佩戴绢花,年纪大的夫人喜好金玉,年轻的娘子们则更青睐鲜花。百姓也极少有人用绢花做饰品,大多都用木簪挽发。

        “可以,这几天先准备。”苏婉点点头,“等到准备齐全了,就多请几位跑腿,将消息在码头、集市传开,让人在城中人多显眼处增设摊位,分发绢花。”

        “可要限每人只能领一朵绢花?”方掌柜想得更周到。

        “不必,只要能报上尺寸与对应年龄性别,就可以得到一朵,报的越多,领的越多。”苏婉觉得绢花能吸引的,都是些喜好打扮之人,受众不大,不限次数能得到的尺码显然更多。

        “对了,李掌柜,让尊夫人将绢花花样做得多变些,不要太单调。”苏婉又想到了成本问题,“最多可以使用五匹缎布或者彩纱,绢花换尺码只持续一个月,逾期就不能兑换了。”

        几人商议完,就已经过了晌午,苏婉干脆带两位掌柜去酒楼吃了饭。

        “娘子的吩咐,我定会完成。”李掌柜向苏婉拍着胸脯保证。

        “有劳李掌柜。”

        苏婉告别两人,看时间还早,就带着妍画四处转了转,欣赏她之前无暇观赏的古代风貌。妍画也很少出府玩,有机会能在街上转转,也很是开心。

        下午的集市,人流量不大,许多摊贩也都未曾出摊,苏婉逛了一会就觉得意兴阑珊。她刚开始觉得新奇,可毕竟在现代进过了各式各样的产品,失去新鲜感后,这些摊贩对苏婉就没有吸引力了。

        “娘子,前面有人在卖身葬父!”妍画很惊讶,显然小姑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

        苏婉听到后,也很惊讶,这套路她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却是第一次在现实观摩。只不过,电视中好多卖身葬父的人,最后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十个有八个都是骗人的。她架不住妍画的央求,跟着她走上前去。

        只见一个身穿孝衣的女子跪在地上,哭得梨花带雨。

        “家父本在码头做活,可是几天前不慎从高处跌落,今天便咽了气,家中无法负担父亲的丧葬钱,只能出此下策。”接下来就是苏婉耳熟能详的台词,“请各位好心人帮帮我,只要一口薄棺能将父亲安葬就好,我愿意到府上做工来偿还。”

        苏婉却听到了关键词,码头做工,高处跌落,这应该去找劳动局呀。这想法浮现在心头,她叹了口气,古代哪来的劳动局。突然,她想到,可以报官。正当她准备上前提醒时,一个身穿青袍的男子走到了女子面前。

        “这位娘子,我这里还有些银钱,先拿着将你父亲安葬了吧。”林嘉今天本是来集市找一位制作扇子的匠人,却碰到了这一幕。

        “多谢郎君。”那女子听到声音后,直起身子道谢,在看清楚是林嘉后,急忙改口,“多谢小郡王,郡王大恩大德,小女子必不敢忘。这是身契,我,我明天便去府上做工,一定会还清郡王的钱。”

        林嘉自来庆安后,就喜欢在坊间行走,时日一久,庆安县众人对这位亲民的小郡王都很熟悉,在这集市上与林嘉有交情的人也有很多。

        苏婉也看清了林嘉的脸,发现这位她避之不及的小郡王,就是前几日刚在农庄见过的借宿之人。她叹了一口气,在参与这件事与不参与之间犹豫,还没等她思考出结果,那女子已经往家跑去。

        苏婉来不及想太多,连忙追了上去。

        “这位娘子,你等等。”

        “娘子,您去哪呀?”妍画正在一旁感叹小郡王心善,等周围人都散开后,却只看到苏婉向前方跑去的背影。

        苏婉边喘气边拽住女子的手,等呼吸稍稍平复之后,她开口说道。

        “你父亲死在工作期间,在码头负责的人就没有一点表示吗?”

        “家父、家父做得是些危险的活计,上工之前,签了生死状的。”

        “为什么?”

        孝衣女子没有明白苏婉的意思,疑惑地看向她。

        “你应是家中独女,能来卖身葬父,说明家中再无人可依靠。”苏婉想不明白,“你父亲应知道他出事之后,定会留下你一人孤苦无依,为什么不找些更为稳妥的活计?”

        “家父前些年好赌,两年前将母亲卖了抵债,可依然无法还清债务。”女子流下泪来,将自己的处境告诉苏婉,“利息越来越高,家父走投无路,才、才会去做些没人愿意做的活计。我看娘子您衣着富贵,定是不理解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的难处。”

        苏婉知道事情得来龙去脉后,发现她不知该如何评判这种行为,自己欠了赌债,却连累妻女受苦。明明是他咎由自取,可女儿却为了将他安葬,搭上自己的下半辈子。

        “你,你可以去报官呀!”有困难找警察,这是苏婉刻在骨子里的。

        “那些大老爷们哪里会管这种小事。”女子苦笑着摇了摇头,眼中似乎在指责苏婉的天真,“我知娘子可怜我,可我筹到了父亲的丧葬钱,又在郡王府找到了生计,已经很好了。”

        苏婉看着女子离去的背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此时,妍画也追了上来。

        “娘子您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呢,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妍画明明年纪很小,可却做出一副长辈架势来与苏婉说话,苏婉也曾说过几次,可妍画却很难改变。

        “我们回去吧。”

        苏婉与孝衣女子之间的来往,都被一旁店中的林嘉看在眼中。

        “景之,看什么呢?”赵衍好奇地随林嘉的视线看过去,认出了苏婉,“咦,这不是上次的小娘子吗?”

        “不许无礼。”林嘉听赵衍语气轻佻,开口训斥。

        “怎么,你看上她了?”

        “不要玷污人家娘子的清誉。”林嘉的耳边回荡着苏婉方才的话语,“你遇到那位女子遇到的事,会想去报官吗?”

  https://www.biqugebar.net/17942_17942792/109181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