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最狠暴君 > 第四十三章 陕西“危”奏(求推荐,求收藏!)

第四十三章 陕西“危”奏(求推荐,求收藏!)


  “陕西巡抚?他不是应该在陕西吗?”

  朱由检表情疑惑的询问徐应元道。

  “启禀王爷!”徐应元尖着嗓子对朱由检解释道:“陕西巡抚胡延宴在任已经三年,现如今回京述职!”

  “既是述职,为何要到我信王府!不是应该前往户部吗?如果有事禀报的话,应该交由通政司衙门,经过内阁省理之后,在交由司礼监批红才对!为什么要来我府上呢?”朱由检皱着眉头,对于这种越级打小报告的事情,他到也不是反感,只不过觉得没有什么必要。

  兵部侍郎挂职陕西巡抚,大明朝正三品【3】的官职,要是在后世可就是高官的官员,怎么会叫这点规矩都不懂,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特别是现在自己还在和三位王妃亲亲我我的时候。

  徐应元同样也观察到朱由检神色不悦,小心翼翼的询问道:“王爷,那奴婢就将胡延宴赶走如何?”

  还没等朱由检开口,站在朱由检身旁的信王妃抢先开口对朱由检提议道:“既然人家陕西巡抚不远千里拜见王爷,王爷何不趁此机会见一见陕西巡抚!万一陕西巡抚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呢!”

  “周姐姐说的没错!王爷何不见一见呢!”靠在朱由检怀中的田秀英同样也帮腔道。

  “陕西啊!”朱由检小声的嘟囔了一句:“还真不是一个省心的地方!”

  朱由检原以为距离崇祯三年还有两年时间,陕西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幺蛾子。

  谁曾想现在已经出现了幺蛾子了!看来什么事情都有先兆,然后在大规模办法。

  一想到崇祯三年从陕西脱颖而出的李自成徐张献忠,朱由检就有些头皮发麻。

  “徐伴伴,快请陕西巡抚进府吧!”朱由检对徐应元说道。

  “奴婢遵命!”徐应元领命离去。

  朱由检看了一眼一左一右与怀中抱着的少女叹了口气道:“看来本王没法陪你们了!你们各自都回去早点歇息去吧!”

  尽管三女心中有万般的不舍,但是懂得以国事为重的她们还是选择回去。

  在朱由检的目送下。三女分别返回各自所在的住所。

  朱由检同样也略微整理了一下褶皱的衣冠徒步前往王府正厅等待陕西巡抚胡延宴的到来。

  陕西巡抚胡延宴在提着灯笼的徐应元带领下来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臣,胡延宴见过信王千岁!”胡延宴向朱由检拱手作揖道。

  朱由检抬了抬手,神色平静的说道:“胡侍郎免礼吧!”

  而后,命令徐应元道:“沏茶!”

  徐应元回应道:“奴婢领命!”

  “胡侍郎,坐吧!”朱由检示意道。

  胡延宴再度拱手道:“谢殿下!”

  说罢,胡延宴坐在了右侧的椅子上。

  朱由检微微打量着眼前兵部侍郎兼陕西巡抚,方形脸、鹰钩鼻,八字胡,下颚出还有一撮精心修缮后的胡须,年轻时也应该是一位俊俏的美男子了。

  没过多久,几名王府侍女端着茶出现,将查放下后离去。

  坐在主座上的朱由检端着茶抿了一口后对胡延宴询问道:“胡卿家奉大兄皇帝之命巡抚陕西,不是应该前往通政司述职吗?怎么跑到本王府上来了!”

  胡延宴咽了口唾沫对朱由检哭瞎谢谢说道:“启禀王爷,学生也是迫不得已啊!”

  “嗯?”朱由检放下了茶杯好奇的询问道,“胡卿家有什么迫不得已的事情!”

  胡延宴赶忙取出奏本跪在地上,双手捧上奏本对朱由检说道:“信王,这是学生将要呈上内阁的奏本!”

  “胡侍郎这是何意!”朱由检露出嗔怒的表情道:“既然是奏本,就应该按照规矩交由通政司衙门,有内阁审批之后,在交给司礼监审批,为何将奏本交给本王!”

  “王爷,学生害怕奏本之事内阁不愿审批,恐怕放不到王爷的桌子上!”胡延宴依旧跪在地上对朱由检说道。

  “嗯?”朱由检心中微微一紧。

  不会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个提前举大计了吧!

  “胡侍郎(胡延宴任兵部侍郎巡抚陕西,所以说称呼胡侍郎亦或是胡侍郎都行)要说的是什么事?”朱由检并没有接过胡延宴的奏本方面询问道。

  胡延宴咬着牙说道:“王爷看一眼奏本上的内容便知道了!”

  朱由检望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倔老头,叹了口气起身取下胡延宴的奏本后,将胡延宴搀扶道了椅子上道:“好!本王倒要看看,你这是什么奏本!”

  朱由检重新做回了主座,打开胡延宴的奏本,宽二尺五,长五尺的宣纸【1】展开。



  宣纸内容如下【臣兵部侍郎胡延宴报闻:临巩边饷缺至五六年,数至二十余万。靖卤边堡缺二年、三年不等,固镇京运自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六年共欠银十五万九千余两,各军始犹典衣卖箭,今则鬻子出妻,始犹沿街乞食,今则离伍潜迯,始犹沙中偶语,今则公然噪喊矣。乞将前欠银两

  速发以奠危疆。】

  “欠饷”与“兵变”四个字迅速出现在朱由检的脑海中,历史中的自己就是因为边军欠饷没有钱才兵变,然后解散了边军,裁撤驿站,结果一下子闹得整个陕西出现了大规模的动乱。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固原镇应该是我大明九边之一的重镇!为何现在才来禀报!”满脑子想着兵变与动员的朱由检恨不得把眼前的陕西巡抚胡延宴直接拉出去砍了。

  十五万的饷银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是整个陕西现在宛若干柴一样,稍微遇到一点火星子就要自己直接被点燃,而且那种大火海不好扑灭。

  崇祯二年大旱,崇祯九年到十一年同样也是大旱,大旱宛若一盆油浇灌在了火上一样,使得起义生生不息。

  其实朱由检哪里知道,整个固京镇的与其周边的边镇欠饷已经累计到了32万的地步【2】,只不过胡延宴害怕会引起朱由检过度反应才只敢报一半!

  “王爷……九千……”胡延宴小心翼翼的对朱由检说道:“啊不!是魏逆怕扰乱了陛下的雅心!”

  “他妈的,国家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朱由检忍不住怒骂了一句。

    PS:【1】宣纸尺寸详见《明会典》

  【2】固京镇欠饷来源《度支奏议.堂稿》,作者是毕自严

  【3】兵部侍郎在大明为正三品官员,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食二品俸禄,因为担任这个官职的官员,多数是从从二品的布政使降级到兵部侍郎,品级降低权利增大,俸禄也增多。

  https://www.biqugebar.net/88763_88763161/6180496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