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嫁世子 > 第5章 女儿家

第5章 女儿家


过了几日,待她去祖母那儿请完安后,便有人过来领她去府中女学,还送来了一些书。

        大周也推崇女子读书,不过大都是在府中开设女学,并不像男子一般送去书院。若是府中不开设女学,富裕些的人家也会给女儿请个先生。倒不是因为推崇才女,只是若闺阁女子目不识丁嫁去是会遭人轻视的,一是世家面上无光,二是嫁过去管家不便。

        墨家的女学算是出了名的。虽说墨家女郎少,但季清羡因是老祖宗本家的孩子,自小便在府中长大。这里既培养出了名满京城的才女季清羡,又养出了端方大气的墨莞。

        虽然墨芫的名气差了些,但总归墨府的名头在,她倒是差不到哪儿去。与之相似的,墨家其他姊妹也是如此。

        后来来墨家的几位也都不是简单人物,苏怀凝出生眉州苏家,苏家自古以来就是书香门第,祖上也出过不少大官,到她这辈,却只一个表兄当了个六品的官职,他的兄长尚在科举,不曾中门第。能住进昌国公府,还是因着祖上显赫时与墨家有个姻亲关系,才能央着让她在这儿住个半载寻门在京城的亲事,世家的名声总归是好听,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寻亲与她而言也不算难事。

        而贺兰怡便不同了,她父亲乃大将军,与墨家乃是世交,时兴他父亲镇守边关,但忧心边关清苦,也怕亏待女儿,就把当时金钗之年的贺兰怡送来了墨府,她这一住便是三年。

        霍秋濯过去时恰好在路上见到了苏怀凝,便温声打了招呼。

        "苏姐姐。都是去学堂,不如一道走”

        苏怀凝爽快地应了,她是会看脸色的人,墨府中还是老祖宗当家,老祖宗平日里最欢喜的娘子就是季清羡,现下又来一个霍秋濯。

        她倒是曾想与季清羡一道,但她清冷不欲与她深交。霍秋濯虽为她最不喜的商户之女,可正经来说,也算个侯府嫡亲的娘子。老太太竟能赠她紫玉镯,紫玉是名贵之物,那必然待她不差,多接触些,总归是没坏处的。

        霍秋濯一路上问了些关于女学的事,苏怀凝虽才来四月有余,但也模清了。

        墨家的女学主教琴棋书画,还会学些其他,如厨艺,插花之类。有的是为修身养性,有的则是为去夫家准备的。一般是学六休一,但一天也就早上要忙碌些,遇上节日也是给放假的。

        到了堂中,见今日桌上摆着的琴,霍秋濯才知晓今日是教琴的。她本就擅琴,这课倒是没什么难的。

        堂中的女先生已经到了,见来了新面孔就问候两句,得知她是霍娘子。

        “于夫人,今个儿您想教些什么”

        苏怀凝似与于夫人相熟,极自然地搭话了。虽她上课也才两月余,但她向来聪颖圆滑,况琴棋书画她也是自小便学的,琴算是她学得最好的了,在墨府中也算拔尖,自然于夫人也欢喜她。

        “今日本是要考校功课的,既要新来两人,那就是考校你们的功课,再摸摸她们的水平。”于夫人笑着搭话。

        才没说几句,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来了,今个儿新添了两张琴桌,其他几人坐到自己惯常坐的位置后,霍秋濯挑了靠近墨莞的位置坐下。

        于夫人先是了解了她与陈芸的情况。霍秋濯说自己自小学琴,陈芸听后有些惊讶,毕竟她只知她是商户之女,商户来往皆为利,她估摸着从小摸账本才是常事。不过其实也不算奇,商家富裕,请一个琴师还不是绰绰有余。

        但毕竟陈芸出身小门小户,幸得姑母攀亲到国公府,由着家境算不上富裕,在家里有时还需与母亲卖绣补贴家用,自然家里也不会特意请先生教琴,连她学的字都是看与家中仅存的藏书学的。

        也算幸好,她常来小住,琴还是学了些,只不过不算好。于是她依旧温温柔柔地答道:“只学过些皮毛,余下的得先生费心了。”于夫人笑而不语。

        因为霍秋濯说自己自小学琴,于夫人就想先试试她的水平,让她先随意弹一曲。

        她略加思索,纤纤素手抚上琴面,弹了一曲《阳春白雪》,这首曲子虽然简单,但她来长安正是春日,这首琴曲最是衬景。

        琴声悠扬清雅,女子身着白衣,眉眼如画,素手轻拂,刹那间,似天地俱静,只余这琴声。

        在场的几人无不含商咀徽。就连陈芸这类半吊子,也能晓得她的琴技高超。她出身低,在这些出身名门的人面前本就是自卑的,听了琴曲,知晓她连商户女都比不上,反而一股心酸涌上心头。

        陈芸娘明白,自己已经十六了。她不是高门女子,想嫁得好,还得棋出险招。

        墨芫见她琴曲弹得极好,很是惊讶,她早听嫡母说过姑姑,说姑姑没眼光,当年求取她的人不乏高门,随便选一个都比草药商的妻子来的面上有光。老祖宗也是极不满意这门婚事的。她自然而然也就认为这在商户家长大的表姐是粗鄙之人,现下一见倒可能不是如此。但她还是不喜她,大概女子总对身边比自己漂亮些有些敌意。

        她也听说了,祖母把紫玉镯给了她。这紫玉镯连墨莞都没给,倒不是她觉得祖母会给墨莞,只是那只紫玉镯确实意义非凡,据说是当初祖父为祖母向圣上求的聘礼。

        季清羡听完点了点头,她的琴也算弹得不错,与霍秋濯相比,还是少了些意境。

        其他几人虽也惊诧于她的琴技,却也没有过多表露。

        考校了其他几人的功课,也只有苏怀凝、季清羡与墨莞算合于夫人意的。陈芸娘只在一旁学些基本的乐理和指法,想着勤能补拙,便在课后留下多练。

        一旁的侍女见她练得狠了,也帮劝着。

        “娘子该回院子了,等晚了三太太就问起来了。”铃兰提了一嘴。

        她知道自家娘子的脾性,如若不劝着些,怕是能练到午时。

        陈芸娘这才停下来,一旁另一位侍女绛朱见了,则替她收拾了东西。

        绛朱是府中派来给她的侍女,她既要在这边长住下,只一个侍女怕是不够的。

        在霍秋濯弹琴时,绛朱一直有认真听着,倒不是她懂琴,只是她觉得二公子会想知道。

        她跟二公子的时日不算短,有一年了,二公子对她向来不错。

        而且近半年总听其他人说要给公子们选通房,二公子说会把她收进去。他们这些丫鬟命贱,虽然在府中服侍主子,要是找个像样的主子也能有出头的日子。但既然二公子瞧上了她,二公子不会娶妻,那自然当通房的也算半个主子,能去二公子房里伺候。

        她也不是慕富贵,只是人总是要往高处走的。

        墨家虽未分家,但里子里也是算分开了的,大房承袭爵位,自然显赫异常,二房是武将,在军中也算有名堂,而她能攀些亲的三房就没那么出名,也不是未入官场,不过是没什么大水花,自然在府中话语权也弱。

        陈芸娘住在云兰院,三房在府中较偏僻处,云兰院就在三房大院里头。

        她带着侍女回去时,果然时候较平日晚了。姑母就问起了几句,知道她是在用功练琴,也就没说什么。只是教她平日里多和府中姐妹在一处。

        而老夫人的院落自成一处,现下住那头的,只有季清羡与霍秋濯。

        霍秋濯今日是和季清羡一道回去的,墨莞还没出去就被母亲的侍女叫去了。

        季清羡确实如她第一面所见一样,观之可亲。她与她聊些琴的功夫,时间就过去了,不过不巧的是,刚踏入院子里,就碰上了墨二。

        “二哥。”季清羡见了他先打了招呼,“今天怎么有空来?”

        “早些日子就常来了,只不过你才从玉华寺回来,没见几次罢了。”墨烁倒是和季清羡很是相熟,见霍秋濯与季清羡一起,就随意调侃了一句,“这不是秋濯表妹嘛?和阿羡一道回来啊。”

        “墨二表哥。”霍秋濯对他的态度依旧是淡淡的,她依旧防着他。她对他的印象着实不算好,但明显季清羡不是如此。

        季清羡不算善解人意,也没察觉出什么异样,欢快地与墨烁闲聊,给他说今日女学里发生的事情。

        墨烁一向知道季清羡向学,便也耐着性子听着。他幼时养在老祖宗膝下,不久老祖宗就接了季清羡来,相处下来,自然就相熟了。而季清羡在长安城中,大多也是他护着的,于季清羡而言,他算是兄长。

        而霍秋濯打了招呼就回了院子,她实在不愿面对墨二。令她欢喜的人当如清风明月一般,而不是不知人间疾苦的大少爷。

        “阿羡觉得这表妹如何?”墨烁随口一问。

        “她长得好看,祖母喜欢她,琴也弹的好。”季清羡顿了顿,“还有,二哥,你最近来得勤了。”

        言下之意墨烁也知道,无非是想知道些什么。

        “老祖宗想了呗”墨烁依旧笑着。

        见他不说,季清羡也没说什么,别人不告诉她,她自然会自己找。

  https://www.biqugebar.net/81841_81841339/114246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