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沧海寻仙记 > 第十二章 公子扶苏(一)

第十二章 公子扶苏(一)


阿娓放下觥盏,命宫女将酒撤了下去。而后低声对媚妫道:“我这里有贵客前来,媚姐姐是留、是避?”

        媚妫抬头朝外看了一眼,扫兴地说道:“我先回去了,你凡事小心。”说罢站起身来,用手拍了拍阿娓的手背,示意事后记得告知她。

        阿娓点了点头,亦起身目送她离开。

        媚妫与来人擦肩而过,稍微驻足了一下,心底祈愿他们不是来找阿娓麻烦的。而后深吸了一口气,径直朝前院行去。

        另一边,阿娓见蒙翁过来,难得起身相迎。三人各自揖礼后,蒙翁指着身旁之人,向阿娓引荐道:“此乃我大秦扶苏公子。”

        蒙翁不过一语,阿娓的心中便确定了一件大事:蒙氏一族只怕支持的就是这位扶苏公子。

        而后蒙翁又指着阿娓向扶苏引荐道:“这位就是周公姬承的小女,娓姬。”而后有补充了一句,“公子,她便是姬安的妹妹。”

        听得姬安二字,扶苏和阿娓眼中闪过一道思绪。到底是阿娓更在意阿兄的事情,是以问道:“公子认识家兄?”

        问罢,方才细心打量来人。扶苏今年二十有九,名若其人,端地是风神玉韵。阿娓想,若是读《诗》之人想不透“念言君子,温其如玉”这八个字,看看扶苏就能明白。不过,扶苏身为大秦的公子,常人想要见其一面,却又谈何容易?

        而扶苏见阿娓有问,忙拱手道:“令兄天纵之才,孤昔日有幸一悟,获益良多。”

        阿娓只得谦道:“公子说笑了。”

        阿兄入咸阳时不过七岁,虽天资惊人又精于易学,但到底年幼。彼时扶苏都二十有二,正是入朝效力的年纪,二人交集可想而知。是以扶苏即便看起来温文无害,且又没道理说谎,可阿娓还是不信他所说之语。毕竟以姬、嬴两姓之仇,阿兄铁定不会与扶苏交好。

        得蒙翁引荐,三人宾主分坐,阿娓条理分明地安排宫女准备宴飨之器。

        阿娓虽年幼,端起来却又是十足的贵族架势。扶苏本是因蒙翁一时陈情,怜惜其与父母分离之痛,有心见上一面,来日好向父皇进言,为其言说一二。但真见到了阿娓,见其行事滴水不漏,举止行云流水,神态恬然自得,一时也为之心折,方信蒙翁夸赞她的那句“经心皆见识,书史尽通该”,她确实当得起,如此一来惜才之心更甚。

        故此扶苏举觞赞道:“素闻姑娘天生聪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阿娓只得举觞回赞道:“公子仁义,亦是天下皆知。”

        两人相视一笑,掩袖饮下。可见这天下,深受传闻其害之人,不独一人。

        一饮既毕,阿娓则举觞望向蒙翁,言道:“阿翁的厚意,我心领了。”

        是的,若此时此刻还不明白蒙翁的好意,阿娓就当真是个傻子了。她不由想起初来咸阳那天,他遥指宜春宫与她相认,便是在替她指路吧,希望她能借扶苏之力归乡。

        阿娓心下感念,却深知无济于事的。于她个人而言,求助嬴姓的扶苏她拉不下脸;于赵政而言,起了杀她之心,谁也拦不住。

        是以,她真就只能心领蒙翁的好意了,蒙翁替她所做,也的确对得起她阿爹的厚礼了。君子重诺轻生死,这蒙翁身为赵政近臣,能为她谋算到这地步,也是仁至义尽了。

        蒙翁闻言,脸色就不大好看了,最终长叹一声,举觞饮下。

        扶苏见此,反倒宽慰道:“事在人为,两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言外之意,却是让阿娓选择相信他。

        阿娓见此,倒真有些感动。扶苏此人是真仁义,还是有目的地去收买人心,她且暂不去计较。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敢自信做出承诺,确实有让人心折追随的本事。毕竟她这听雨轩内有的是大秦的内侍,今日他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只怕转瞬就会被呈到御前。

        想到此,阿娓忍不住勾唇一笑,难怪扶苏住太子之宫却无太子之名。想来一个常常跟老爹唱反调的孩子,老爹会真心喜爱?只怕这儿子越出色,他就越别扭吧。老爹想做之事,儿子不帮忙也就罢了,还偏偏要阻拦,这事放一般家庭,老爹都可以骂儿子是不孝子了。

        若将此事类比,放到一国之尊的位置上,事情只会更加复杂。赵政明显不喜欢扶苏这个“不孝子”,可奈何扶苏身后支持力不少,羽翼已丰,其他诸子暂又不能略其锋芒,赵政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将太子宫赐给扶苏。

        赵政内心深处大概觉得,你不让我顺心意,我也不让你顺心意,太子宫我是给你了,至于太子之名,你这辈子也别想要。哼!我就是要你把心一直悬着,你不高兴,我才高兴!谁叫你一天没事找事,事事来跟我唱反调?

        脑补出这别扭的天家父子情,阿娓心底忍不住偷乐。赵政雄霸四海,富有天下,临到头来,有个克星儿子;而这个当儿子的,每回惹老爹不开心了,却还不知自己错在了哪儿。毕竟他哪次的进言,不都是为家业着想?

        天大地大家业最大,扶苏最大的错处,只怕就是眼里只看到了大秦的家业,而忽视赵政作为一个父亲的感受吧。

        当然作为世仇,阿娓虽对扶苏有一点小感动,但这并不足以让她出言提点他。堂堂大秦公子,手下有的谋臣之士,只要其他诸子不向赵政打感情牌,扶苏的继承人位置,肯定是永固的。

        是以,阿娓偏头向扶苏问道:“诸子中,陛下最喜欢谁?”阿娓这话,也算是侧面表明了她并不信任扶苏。两年之期的确可以改变很多,但她依然不想信任他。

        听阿娓这样一问,蒙翁不敢答,只得看向扶苏。

        扶苏深觉阿娓敏锐,加之他听闻阿娓拜入的是史家,倒还真想听一听她的看法,是以声音温润地回答道:“孤十八弟胡亥天真烂漫,深得父皇之心。”

        “天真烂漫?”阿娓重复着这个词,抽了抽嘴角。

  https://www.biqugebar.net/60_60958/190200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