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鸟丝奇遇记 >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七章


()        关门打狗么,负责堵门的当然是最痛苦的,失去了速度和冲击优势,重骑兵们在陷入了人海围攻战术后,战损立刻飙升。好在紧随他们的两个骑兵大队加上一众辅兵,让两千人的重骑兵最终只是损失了二百多精锐。

        两千重骑,三百多死伤,可最终损失的只有一百二十二人,其他的经过战场救治之后,基本都能治愈,只有战死的九十二人和重伤的三十人无法再担当重骑兵的任务了。

        游骑兵的战损也很快就统计了出来,受伤三百二十人,战死九十八人。跟以前的战斗不同,在武安军中受伤了,轻伤现在很难死掉了,因为鸟丝通过经验调配了一些消炎的中成药,再加上医护官的卫生管理条例,轻伤已经基本不会再出现死亡的情况了。只有內腹重伤的伤员是很难救治的,无法保证成活率。

        就这,当医护官们带着担架马车救治伤员的时候,随时都是有一两队骑兵守护的,这些战场之花可是所有当兵的宝贝,谁敢伸下爪子,呵呵,乱箭射死。

        医护官们在搜救完武安军之后才会对敌人的伤员进行救治,不是没有那些疯狂的敌人想拉个垫背的。不过他们都被每位医护兵周围守护的三五个抠脚大汉给虐死了。

        想到医护官面前,首先是搜身,除了内裤和兜裆布,全身上下几乎给你扒干净,当然了,干这些的都是打扫战场的步兵和辅兵。

        不喘气的扔死人坑,还有脉搏的拉去救治。至于大冷天的扒光了会不会冻感冒,额这个不在他们考虑之列,他们唯一的要求是,送到医护兵面前的人必须是安全的。

        战场处理是很麻烦的事情,不过好在战争结束的太快。午时刚过就打完了,有的是时间从容打扫战场。

        这不得不说武安军的工程部队的强悍了。从武安军最近的官道至战场还要有六七十里地,好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面还没化冻的情况下,大规模平整路面是不现实了,只能在临时铺垫的路面上铺就一层地垫和车轨。

        是的,是车轨,不过不是火车轨道,而是马车轨道,木质枕木,木制凹槽,铁皮轨道,宽度正好是武安军制式马车的车轴宽度。

        就这种可以卷起来,还可以拆开拼接的木质轨道,武安军也不多,最多也就是能铺出百里上下。主要是为了应付像现在这样的临时战争,为了给前线更快的输送补给,各种奇思妙想是层出不穷啊。想出这种折叠拼装轨道的人可不是鸟丝,而是大宋的筑桥工匠。

        最早这种简易的车辆轨道是铺在桥上的,为的就是让马车行进平稳。建议的轨道只要地面够结实在垫上些杂物之后,大体平稳的轨道上能轻松拉过去几千斤重的马车。

        后来有人发现,一辆空的箱车可以轻松的拉上近百丈的木制轨道,如果是临时运送东西,在平地上铺上这种轨道,运送货物的马车能立刻提速三五倍之多。

        好吧,大宋是没有火车,但是马拉的轨道车却早就应用到一些矿场了。在赵羽大笔一挥的情况下。第一条从阳方直通朔州的固定轨道正在加紧建设。

        现代人可能不理解古时候的森林资源有多丰富。哪怕是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呢,只要没人种地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是树林子。

        木头资源之丰富,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别的不说,就说修建木质轨道所需要的十万根枕木来说吧,还真难不倒大宋的工匠们。

        半机械化的伐木设备见过么,摇锯听说过么?

        当初赵羽见到这种摇摆式的往复锯时,也是被镇的说不出话。

        其实要搁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借助钟摆摇摆的力量拉动锯条的结构简单的要死,可是你们能设计的出来么?一个人只需要很少的力量就可以拉动一般需要两个人费好大力气才能拉动的锯条锯树。

        还有更夸张的是古代的超级滑轮组。

        就像是以前有人说过,如果古代有葫芦吊车,那么修建金字塔也未必不可能。事实上,大宋的工匠们早就用上滑轮组了,还是超级滑轮组。

        单人拉起两千斤的重物你敢想?大宋的工匠们敢。并且他们还付诸于实践,在武安军,每一百辆车的车队都会配备一辆架子车,这辆架子车的作用并不是运货,而是可以当做一个临时的千斤吊,组装后的三角吊架,最终可以吊起两吨重的重物。

        甚至在鸟丝的指点下,只有在后世的重工企业或者装货码头才能见到龙门吊也被这群疯狂的工匠鼓捣了出来。

        别的不说,就渭水码头上那硕大的龙门木吊架在装货的时候,能让鸟丝想起现代化码头上的集装箱装卸龙门吊。

        以前想装满一艘两千石的漕船或者卸载一艘同样的漕船,没有半天的时间是别想,两袋子粮食就是一石,两千石的漕船能装四千袋子。而这种袋子只能由装卸工用人力一点点的背下来。

        可是在鸟丝将网吊给弄出来之后,这些大匠们就弄出了一种更不可思议的东西,网吊船,古代半网状集装箱啊。不论啥货物,千斤一网,武安军军用细孔草绳网,一网可以装十袋粮食或者其他东西。

        于是网吊码头就再也没用过人力背货物,所有从船上卸下来的货物,直接吊网装车,一辆标准箱车可以装两网货物,不怕堆积的甚至能装四网货物。

        这工作效率提升有多恐怖,已经用诗词是无法形容的了。当初蔡相难为武安军,一次性的调拨五百条漕船入渭水,为此疏浚河道就花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五百条两千石以上的漕船装满了粮食,却只给了三天的时间卸货。

        没想到啊,被武安军那群饿急眼的大匠一商量,仅仅码头上的一千来人愣是用了两天就将五百条漕船搬了个空。

        要知道,装船就花去了十天呢,这还是好几千号苦力的成果。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44_44439/145712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