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寻墓笔记 > 第四十八章 红衣女孩

第四十八章 红衣女孩


等待的时间无疑是煎熬的,我和李慧嫚两人合力敲出的鼓声在墓道中远远传出。

        但是过了好一阵,墓道中也没有半点动静,别说什么阴兵了,连个蚊子苍蝇都没招来。

        我不禁有些失望,看着面前的唤龙鼓叹了口气,心说这些古人果然是忽悠人的老祖宗,同时也嘲笑自己愚蠢,竟然连这种鬼话都会相信。

        “我们现在怎么办,唤龙鼓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处。”我转过身,对李慧嫚问道。

        如果不能依靠阴兵打开这道青铜门,而我们又找不到其他可以打开青铜门的方法,恐怕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沿着来路再重新走回去。

        可是,我们三人也都明白,这样走回去和送死并没有任何区别。

        鬼面蛛还在墓道中伺机潜伏着,我们这一回去完全就算自投罗网。

        “再等等吧,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再重新敲一次。”李慧嫚犹豫了一下,说道。

        忽然,我心中一动,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东西,但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

        又过了几分钟,见到墓道中确实没有半点动静,我们也不再抱有希望。

        “那我们现在要回去吗?”肖悦站在一旁,对我和李慧嫚问道。

        我没有说话,这种结果让我有些难以接受。原本我们三人义无反顾的选择左边这条墓道,为的就是想来寻找秦东他们的。

        现在还没走到底就要回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再试一次吧。”我想了想,说道。

        如果才一次就要放弃,我总觉得心有不甘。

        说完,我拿起鼓槌,示意李慧嫚和肖悦两人捂上耳朵,便准备再次敲下。

        “年糕,李子姐姐,你们为什么试一试这两面鼓一起敲啊?”就在这时,肖悦忽然在一旁说道。

        两面鼓一起敲?我手上的动作一停,心中有些莫名兴奋起来。

        肖悦的话彻底点醒了我,先前我一直觉得我好像忽略了什么东西,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直到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我想的不就是这个么。

        按照常理,战鼓在战场上是要同时敲动的。

        虽说古时候大多数军队为了不让鼓声太多造成军令传达混乱,都会只采用一面战鼓,但凡事也有例外。

        李慧嫚之前所说的那些关于野史的话,让我们一直进入一个误区,总觉得既然这两面唤龙鼓分为阳鼓和阴鼓,那就理应是要分开敲击的,根本就没有想过如果把这两面战鼓同时敲动会怎么样。

        我看向李慧嫚,她立即点了点头,一瞬间明白了我的意思。

        将耳朵塞住之后,李慧嫚走到了另一面唤龙鼓面前,拿起了鼓架上的另一对鼓槌。

        我和李慧嫚背对着背,各自凝望着身前的战鼓。

        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没有任何征兆的,我们两人同时举起手中的鼓槌,敲响了各自面前的战鼓。

        一声高昂一声低沉的龙吟声同时从两面唤龙鼓中传出,在空中汇聚一块,向着漆黑的墓道深处而去。

        一下接一下,我和李慧嫚两人敲击唤龙鼓的动作出奇一致,竟有一种训练过无数次才有可能达到的默契。

        一声声龙吟不断,就这样我们持续了十下过后,李慧嫚敲鼓的动作停了下来,看样子似乎已经没有了力气。

        “没事吧?”没有了李慧嫚敲击另一面唤龙鼓,我也只好停下手中的动作,问道。

        “没事,就是有点累。”李慧嫚喘着粗气,回了一句。

        我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转而将目光投向黑漆漆的墓道。

        刚才已经是最后的尝试了,如果这一次还不能成功的话,我们只怕真的要硬着头皮从原路返回了。

        “哇,年糕,李子姐姐,你们两个人配合简直是太默契了,刚刚敲的那十下战鼓,每一次都是同时落下的。要不是你们上火车之前还都不认识,我甚至都有些怀疑你们俩有一腿了。”这时,肖悦在一旁口无遮拦道。

        “什么有一腿,说得这么难听,这叫心有灵犀。”肖悦的话立即引起我的不满,反驳道。

        可是,说出这句话我就后悔了,什么心有灵犀,这完全是越描越黑啊。

        说完这话,我不禁用眼角余光偷偷瞟了李慧嫚一眼。

        见她脸上表情平静,只顾着低着头呼呼喘着粗气,似乎并没有因为肖悦和我刚才的话生气,我这才暗自松了口气。

        突然,原本寂静无声的墓道中凭空想起一阵阵脚步声。

        脚步声由远及近,听起来异常整齐划一,却完全听不出到底是有多少人在行走,给人的感觉就仿佛只有一个人。

        听到这一声声突然在墓道中响起的脚步声,我们三人顿时一惊,随即狂喜不已。

        眼下这座将军墓中,除了刘老七他们以外应该再也没有其他外人,此时却突然传出脚步声,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

        再结合我和李慧嫚先前所做之事,答案已经呼之欲出。这些脚步声的主人,十有八九是被唤龙鼓召唤而来的阴兵。

        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我们三人都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和胆小与否无关,试问一个普通人遇到这种从未遇见过的诡异事情,能不紧张害怕么?

        我们三人同时站在了墓道左侧,静静地等待着那墓道中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可是过了许久,也没见墓道中有任何身影出现,我不禁有些着急起来,暗道这些阴兵不会没有听到鼓声,就没力气走路了吧。

        最终,我犹豫了一下,壮着胆子用手电筒的目光望墓道深处照去。

        这一照,一张惨白毫无血色切表情僵硬的脸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差点把我给吓出心脏病。

        只见在墓道深处离我们大约有三十米左右的地方,一队手持长戟身穿盔甲的阴兵正缓缓向我们走来。

        这些阴兵每一次脚步落下,墓道中就传出一阵沉闷脚步声,就连整个墓道也被震得有些微微颤抖。

        由于距离甚远,我没有办法分清这些阴兵的数量,但猜测应该不超过二十人。

        又过了两分钟,那队阴兵终于走到了我们三人近前。

        此时此刻,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一句话也不敢说,甚至连呼吸都尽量不发出声音,只期望着这些阴兵对我们没有什么恶意。

        当阴兵走到面前的时候,我开始偷偷观察起他们的样子。

        在偷偷看了几眼过后,我觉得这些阴兵的样子有些眼熟,可不就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那些出土陶俑极为相似。

        一样的盔甲,一样的发型,一样的身高,唯一不同的是那些兵马俑手中没有武器,而这些阴兵各自都手持长戟。

        当阴兵从我们面前走过之时,我感觉到带头的那名阴兵首领似乎微微侧头看了我一眼,紧接着面无表情的继续向前走去。

        这一瞥的短短一瞬间,就仿佛一年时间那么漫长,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额头和后背上已经渗出了冷汗。

        这就是当年的大秦王朝的无敌军队,这就是横扫六国未逢敌手的无敌士兵。即便是已经死去,即便是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他们身上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冷冽肃杀气息,仍旧让人感觉到压抑。

        身为一个现代人,此刻竟然有幸亲眼见到大秦军队,即便说出去恐怕也没人会信吧。

        大秦阴兵从我们三人面前缓缓走过,每一步都铿锵有力,让人感觉到热血沸腾。

        看着这些阴兵,竟让人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幻想着如果自己也在两千年前出生,跟着他们去征战去厮杀,该是何等威风。

        阴兵很快走到了青铜门前,我一动不动的注视着他们,想看看他们会如何打开这一道青铜门。

        不过我显然要失望了,因为这些阴兵走到青铜门前,并没有做任何动作,青铜门就已经自动打开了一道缝隙。

        片刻之后,青铜门就已经彻底打开。

        这些阴兵没有丝毫逗留,在青铜门彻底打开的同时,便继续向着门内走去。

        一个两个三个……随着一个个阴兵走入青铜门,这道青铜门竟然有了要缓缓合拢的趋势。

        见状,我吓了一跳,要是青铜门合拢了,那我们先前的一切努力可都白费了。

        当最后一名阴兵也从我们面前走过,我准备叫李慧嫚和肖悦两人一起冲进青铜门的时候,我发现了让人感到荒唐的一幕。

        在这些阴兵的最后,竟然还跟着一个穿着红色古代长袍小女孩。

        这小女孩看起来不过八九岁的样子,长相很是可爱,脸上还带着一点胖嘟嘟的婴儿肥。

        和这些面无表情走路动作呆板的大秦阴兵不同,这个小女孩是一蹦一跳的在后面走着,那感觉就仿佛是在墓道里玩耍嬉戏。

        让人无语的是,当红衣小女孩走过我面前的时候,竟然还对着我吐了吐舌头,做了个调皮鬼脸。

        我不是傻子,一瞬间就看出这小女孩肯定不是活人。

        只是这小女孩是从哪里来的?我心中充满了疑问,暗想该不会是这座将军墓里的某个可怜陪葬者吧,毕竟古代贵族为了追求死后的享受,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走啊,张三年,你在看什么?”李慧嫚推了我一下,用焦急地语气说道。

        “你们没看到吗?”我奇怪的问了一句。

        “看到什么啊?”李慧嫚也奇怪的回了一句。

        随即她拉着肖悦,跟在了那个红衣小女孩身后,往青铜门的方向走去。

        见状,我也不再多想,快步跟了上去。

        心中一个疑问萦绕在脑中,却怎么也挥之不去,为什么李慧嫚和肖悦看不见这个近在咫尺的红衣小女孩?

  https://www.biqugebar.net/25_25611/97834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