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之不败妖孽 > 第382章 弑君的原因

第382章 弑君的原因


史书记载,武宗皇帝在应州之战中单身冲入敌阵,差一点做了蒙古兵的俘虏,多亏了身边的卫士冒死相救,这才侥幸逃了回来。

        更无耻的是,文官集团在史书记载中,很是无耻的抹黑武宗皇帝,说他很无耻的吹嘘自己动手,亲手手刃了一个敌兵。

        说一千道一万,文官集团是绝对不能让大明皇帝有可能强大起来的。没别的,这大明朝的皇帝,这老朱家的人,可真都不是些什么善类啊,他们家祖辈传承的狠辣!为了自己利益的文官集团很明白,他们一旦让小朱同学达到能集体收拾他们的一天,自己就全完了,他祖宗朱重八杀尽天下贪官的先例,还在那里摆着呢。

        除了拼命抹黑皇帝,文官们得寸进尺,还想进一步限制皇帝的行动。

        当时的兵科都给事中汪玄锡、贵州道御史李闰等共同上书,他们说,前日皇帝亲征之役,蒙古骑兵杀掳人民众多,我军也损兵折将,得失相较,实在称不上什么大不了的胜利。希望以后皇帝不要再这样草率亲征,而是要“充扩天理,遏绝人欲,深居九重,恭默思道”。

        正史里记载的明武宗朱厚照的死因是“正德十五年(九月丙寅),南巡途中的武宗于清江浦垂钓,不慎落水受寒,身体每况愈下。次年,武宗病死于豹房,终年31岁。”

        这就怪了,又不是数九寒天,更不是塞上冰河,一个自幼舞枪弄棒,上过战场,边塞风寒都不怕的青壮,就这样病死了,难道不值得人们怀疑吗?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自圆其说,除非是一个谎话说的太大,不光是实在是圆不起来了,还处处的自相矛盾!

        史书记载小朱同学身体很差,可他们在正德十四年正月,明武宗打完了应州之战,自太原还归宣府的时候,为什么又有这样的记载呢——

        “帝东西游幸,历数千里,乘马,腰弓矢,涉险阻,冒风雪,从者多道病,帝无倦容。”

        好一个帝无倦容啊,这还用解释什么吗?没别的,就一个,那就是小朱同学的体格真棒!这小子顶风冒雪长途奔波,竟然还丝毫不觉劳累,相信即便一般的强悍之人,也得不到这样的评价吧。

        而那些说正德女色过度的人更是无知,房事是害不死人的,尤其是象正德这种精力旺盛,敢和猛虎博斗的人,更别说正德还是个有专人的医疗和照顾,补品又不缺的皇帝了。

        事实是,土木之变将勋贵将门一扫而空之后,于谦组织京师保卫战,代表文人掌握了大明朝的军事主导权,文官集团就此崛起。但是土木之变只是文官独掌大权的一个契机罢了,其地位并不是十分牢靠,如果有一位皇帝有能力有机会扶持将门鼓励军功的话,事情还是很容易反复过来的。

        先撇开正德皇帝的那些胡作非为不说,文官集团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小朱同学的很多作为其实都是在有意无意的在打压文官集团!并且这小朱同学还真就找到了正确的门径,他正在一门心思的重建武将势力!明武宗不想承认不怪大侠平叛的功劳,就是出于王守仁也是一个文官这一原因。

        可怜的王守仁,文官集团拿他当外人,皇帝拿他当文官集团的人,两头不讨好。但是他们都错了,他们以为王守仁猪八戒照镜子前后都不是人,但是他们哪里知道,人家不怪既不是为了皇帝,更不是为了文官集团,这个真正的圣人是为了天下苍生!

        王守仁这个异类可以先忽略不计,对于文官集团来说更关键的是,皇帝这时才30出头,并且从应州之战的表现来看,这小朱同学除了实战经验不足以外,他的军事天赋那还是相当高的,甚至这单兵作战能力也好像不弱耶!

        在文官集团看来,如果他们任由这个皇帝胡作非为,给他充足的时间的话,他真就有可能有能力重建足以抗衡文人势力的武将集团!到那时这大明朝可就不是文官集团一言九鼎了,他们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假如小朱同学这次南巡不落水,回去很可能马上就要筹备再次出塞作战,因为军队还在他手里呢,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啊!小朱同学虽然爱胡闹,但是谁都不敢小瞧他的智慧,他下一步要做的事情,肯定就是给那些培养对象们垒战功。

        因此正德早逝的最大得益者和嫌疑犯其实是是文官集团,据推测,他们的手法可能是:翻船只是意外,正德只是小病,但文官集团趁机串通太医,下了恶毒的慢药把当朝皇帝给生生毒死了!

        小朱同学一死,他那重建将门势力,平衡朝野的计划随之终止,再加上这顽童皇帝一直无子,外藩就位必定给文官势力膨胀带来机会。后来历史正是如此,文官势力在嘉靖朝膨胀,结果于万历,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明亡于万历的说法,应该理解为万历时期的文官势力过度膨胀,因此危及了国家政治,导致了朝代的更迭。

        当时的文官集团首领是杨廷和,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无论是为了文官集团的利益,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杨廷和害死正德的主观性、必然性和概率赌是最大的。

        从平定宁王之后,正德本意是要在江南好好玩玩的,可就在他接见了王守仁之后,小朱同学却突然急速北上,这是为什么?

        很明显,王守仁打下了宁王府,手中可是握有大量的当朝朝中大臣与宁王受贿的帐本的,大家只要把这个重要的事实摆上,智商不太低的人都应该立刻就能明白了,小朱同学要那这个重磅炸弹去炸碎文官集团的坚固碉堡!这就是为什么小朱同学要匆匆结束江南之行,风风火火的立刻北上的原因。

        而更让人不能忽视的是朱厚照接下来的举动,他刚刚与王守仁谈完,紧跟着就好死不死的立刻跑去和杨一清彻夜长谈了三天三夜!

        苍天呐,这一个是在众人眼中不务正业完全没正形的顽童皇帝,一个是天天板着一张老脸威猛庄重的,却早就退休的过气政治家,这反差极大的两人完全没什么共同点,他们奇葩爷俩能谈什么啊?而老头杨一清可不是傻子,他老人家人老精鬼老灵,可聪明着呢!

        说实话,如果单论政治智慧的话,杨一清在当时绝对是天下无敌的主,就连大明朝的第一聪明人不怪大侠,都不是他老人家的对手!

        咱们讲事实摆道理,通过杨一清前面做的那几件很是漂亮的大事,凭他一次又一次的力挽狂澜的能力,足以说明他很可能是当时大明朝玩政治玩的最好的一个。别看现在的内阁首辅是杨廷和,但是就连他心里也很明白,自己与杨一清相比还是稍有不如的!

        因此,对这个退休的老头,尽管他已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富家翁很多年了,可只要这杨一清还活着,对杨廷和来说就是一种威胁。整个文官集团时时刻刻都在对这个潜在的最大威胁处处小心,就生怕他东山再起了,一点风吹草动一家人都得心惊胆战半天,更何况与君交谈三天三夜!

        就算是小朱同学真的有兴致来逗弄这个难得糊涂的老傻子,可逗几下也就行了,怎么可能成天成夜的逗,一逗就逗了三天三夜呢?这可是三天三夜啊,别说杨一清会烦,相信年轻气盛的小朱同学早就烦了!这精力旺盛的哥们要是有这个空闲时间,多玩几个MM不是更好吗?

  https://www.biqugebar.net/22_22904/199601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