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家女子很威武 > 34 永动力

34 永动力


  过了年,大树带着村里的劳动力,跟瓦子离去。
  他们要开山去。
  而林语开始忙碌自己的事业,拿着图纸找木匠,找铁匠,找张彬开条子要铁石。
  超过规定数量的铁石,需要官府出条子。
  她借口修建码头,开了条子。
  张·奸商·彬:“条子你有了,你知道向谁买铁料吗?”
  林·狐狸·语:“大公子我们这么多年感情了,你给我算便宜点呗。”
  他不吃撒娇卖萌这一套,“生铁三十八文一斤,熟铁五十文一斤。”
  林语立刻撒手,“你怎么不去抢,要修建上百年的码头,得要用上吨铁料。
  三十几文一斤,我有金子也不够支付给你啊。”
  “爱要不要,我这可不缺客户。”
  阴险狡诈林语上线,“私人炼铁是违法的吧,就不怕我告你?”
  “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缺钱吗?
  是因为上面的路子都被我打通了。”
  张彬阴森森的,让她汗毛竖起。
  为了铁料不得不屈服张彬。
  她仗着自己需求量大,要了个折扣。整体算下来,比市场上的要便宜点。
  林语把县城里唯一一个打铁铺请回家去。
  白天跟着打铁,晚上研究图纸。
  张彬每次进入图书馆都不见她人影,要不是她有交作业,都以为她做逃兵去了。
  四五天不见,张彬心神不定,唤来瓦子。
  “你回去看看林语在做什么。”
  “是。”
  瓦子回寨子,没有找到寨主,问了才知道她到山溪那边去了。
  骑马追寻,远远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
  走近看见不少木头架子。
  “你找谁?”学徒问瓦子。
  瓦子四处瞧瞧,发现了先生。
  下马过去,拱手行礼,“先生。”
  林语不应。
  “先生。”
  “嗯?”林语这才回头,“瓦子啊,你来得正好,过来帮忙。”
  瓦子撩起袖子就上前去帮忙,帮着扛起大铁块。
  “先生,这是什么?”
  “齿轮。用来做水磨坊的。”
  大齿轮和小齿轮装到一起,用塞子固定。
  因为瓦子是她弟子,她没有藏着掖着,拿出图纸给他看,告诉他整个结构上齿轮的重要性,以及水磨坊的意义。
  “有了它,碾米,磨粉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女人就不用天不亮就起床舂米。
  它能够减轻女人的痛苦。”
  水磨坊的重要意义,让瓦子肃然无声。
  瓦子回去回复,一说是“水磨坊”张彬就知道是什么了。
  张彬在忙碌中抽出空来,到水磨坊去看看。
  便看见一个小女娃子,指挥着人装水磨。
  当水轮和石磨连接上,水轮靠下冲的水流推动,大小齿轮的带动,推动石磨。
  “成了。石磨自己动起来了。”
  “这也太神奇了。”
  “神仙的东西自然不一般。”
  “这石磨也太快了。”
  “以后舂米就方便多了。”
  女人们都很喜欢这个石磨,以后舂米磨豆子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林语兴致勃勃放谷子上去,等待着出米粒。
  石磨上很快就碾破了谷子外壳,露出米粒。
  围观的人都在惊呼,为这个石磨的效率惊讶。
  林阿爸抢着上前去碾米,不断往石磨加稻谷。
  “三哥让我玩玩。”
  “老三,轮到我来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快乐之中,唯有林语蹙眉。
  张彬拨开人群,来到林语跟前。
  见着张大人,众人纷纷往外挪动几步,让出大圈子。
  “张大人好。”
  “大公子来了。”
  叫“大公子”的都是老坑寨的人。
  林语皱着眉头看向张彬,“速度太快,谷子都碾成粉末了。”
  张彬一眼就看出问题,“你这里有两点错误,第一小齿轮太小。
  大齿轮转一圈,它就转了三圈,三圈下来铜扁豆都磨碎。”
  “换大一号齿轮?”
  “你需要准备三种类型的齿轮,碾米的,碾豆子的,碾其他杂粮的。”
  张彬还说:“你需要准备筏子,将石磨停下来,好让人清扫石磨。”
  林语就好比是施工方,而张彬是质检方。
  质检方不断提出问题,让施工方整改。
  大家才意识到,这个水磨坊还不够好。
  林语让水磨停下,带着张彬检查整个水磨的结构。
  张彬敲出了好些安全隐患,林语拿着炭笔和纸,跟在后面标注。
  经过三天整改,林语改良了水磨坊,再请张彬来查看。
  张彬说可以了,她才放心。
  水轮靠下冲的水流推动,通过适当选择大小齿轮的齿数,就可调整水磨的转速。
  其功率约三马力,后来提高到五十马力,成为当时功率最大的原动机。
  一刻钟能磨一石豆子。
  一盏茶功夫能磨一挑子粮食。
  水磨坊一天的效果比得上,驴拉一年的磨。
  水磨坊开业那天,林语请来了张彬剪彩。
  “开业大吉。”
  张彬:“祝你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林语欢呼雀跃,“开业大酬宾,今天免费为大家碾米,磨豆子。”
  “明天开始,一斗粮食收费一文钱,一斗豆子收费两文钱。”
  这是她和阿爸商量好的。
  “好。”
  “啪啪啪…”
  众人鼓起掌。
  张彬歪身问林语,“这定价太低了吧。”
  “我走的是低端市场,定价低穷人才会来磨面、碾米、磨豆粉。积少成多嘛。”
  可不是积少成多。
  开业开始就上午到傍晚,都有排长龙,即便两个石磨齐上阵,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开业第二天,林老三捶着肩膀,扛着钱袋子回家。
  沉甸甸的钱袋子,看着就让人高兴。
  二叔来问:“多少钱?”
  三叔来问:“赚了多少钱?”
  林老三:“财不可外露,回家说。”
  一回到家,厨房的跑出来问:“赚了多少钱?”
  小树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问:“赚了多少钱?”
  林老三拿着钱袋子回房将铜钱哗啦啦倒床上。
  “这么多钱!”
  “这也太多了吧。”
  “我帮你数数。”
  “我也帮忙。”
  小树和诺玛脱了鞋爬上床。
  阿妈蹲着边上帮着叠铜板。
  她不会数数,但是五枚铜板一叠她还是会的。
  数着数着林老三就记不清了。
  阿妈更是不会数数。
  小树和诺玛好一些,他们有跟林语学习数学。
  “这里二十枚。”
  “我这三十枚。”
  “叫你大姐来。”
  林语跑进屋,“赚了多少?”
  “你数数。”
  林语将他们数出来的加上,再数没有算上的。
  “一共一百一十三文。”
  林老三大喜,“一百一十三文!”
  “一天就有这么多!”
  阿妈摸着铜板喜不自胜,一枚一枚摸过去。
  林老三将这堆铜钱分成两半,分一半给林语。“这是你的。”
  “水磨坊是你建的,开支也是你出的,该全部都是你的。
  但你弟没成亲,你妹妹没出嫁,就不能全部都给你。”
  “好。”她都没想着自己要分钱呢。
  这点钱她还看不上。

  https://www.biqugebar.net/18383_18383951/1038465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