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搞投资 > 第9章 开张

第9章 开张


等梳理好旧衣回收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后,苏婉便打听了王老板的住处,命人递上了拜帖。

        苏婉到王府时,王老板已经派人在门口候着。

        “是苏家娘子吧,我家主人已候您多时了。”

        苏婉被小厮带到了王府会客厅,那里果然有一位中年男人相候。

        “苏娘子,我已听管事转告了您的想法。”王兴安请苏婉坐下,吩咐人斟上了热茶,“只是某有几个问题想问。”

        “请讲。”

        “娘子此举是为了城中百姓,可你有没有想过,此事娘子能做,某自然也能做。”王兴安捧起茶杯缀饮一口,看向苏婉,“比起与娘子合作,我自己来岂不是更为便宜。”

        “王老板自然可以,可王老板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升米养恩,石米养仇。”苏婉早有预想,“老板已然在城门口施粥,如若再捐献衣物,名声想必会更上一层楼,可麻烦也会随之而来。”

        “娘子言之有理。”王兴安阅历丰富,自然明白苏婉话中的未尽之意,“也正如娘子所说,某已有足够的名声,何必还要再做这样多余的事呢?”

        “那就看王老板施粥到底是为了什么。”苏婉笑了笑,换了一个舒服点的坐姿,“如果是为了好名声,那确实不需要再多做什么。”

        “为百姓计,某自愿意出一份力,那娘子又是为了什么?”

        “商人逐利罢了。”苏婉不想扯为了百姓什么的,自己做这些归根到底不过是为了利益。

        “娘子坦然,令某惭愧。”王兴安似是没想到苏婉会这么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娘子既说到商人逐利,那某能从中得到什么?”

        “好名声。”苏婉听到此话,心中稍稍放心,既然提到利益,就有可以商量的余地。

        “此言何意?”

        “王老板与我合作,我自会为您宣传茶叶。”苏婉看向王兴安,“如若到时候生意做大,知道的人就更多,难道不算好名声吗?”

        “娘子如何能笃定生意能做大?”

        “富贵险中求,不赌一赌谁又能知道结果?”苏婉觉得成衣生意能成功,一半看营销,一半看运气。

        “好气度。”王兴安赞许地看向苏婉,“娘子不像是长居深闺之人。”

        “不过多读了些书罢了。”苏婉心提起来,看对方没有要继续探寻的想法,连忙转移了话题,“只是城中商户众多,不知王老板可否将消息散播出去。”

        苏婉昨晚想了许久,觉得自己这么一家一家找上门去,进度太慢了,像王兴安这样的老江湖就不一样了,利用他的人脉可以做很多事。

        “我并未应承娘子。”王兴安气定神闲,笑着看向苏婉。

        “既然王老板不合作,那我只能去找别人了。”苏婉觉得这和讨价还价是一个道理,王兴安说不定只是为了试探自己,心中有点忐忑,面上却不动声色,佯装要起身告辞的样子。

        “娘子先留步,某还有问题。”王兴安很欣赏苏婉的气度,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他问出了自己的问题,“娘子如何保证没有竞争对手。”

        “无法保证,只能保证自己永远走在前端,时时推陈出新。”在市场上,竞争对手是避免不了的,提高自身竞争力才是存活更久的方法。

        “那娘子对于旧衣回收可有具体要求?”

        “最好是六岁到十六岁的棉布衣服,丝绸更佳,男女皆可,只是不要太过花哨。”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衣服需要频繁的更换,“我可以保证每件五文来回收,其余的王老板皆可自行安排。”

        “这点小利王某还不放在眼中。”王兴安失笑,“不知娘子可还找了其他人商议此事?”

        “暂时只有王老板一人。”苏婉想了想,“不知王老板与城中规模较大的商户关系如何?”

        “生意上多少有些来往,娘子可需要王某引荐?”

        “不必,虽然不惧竞争,可若是能减少竞争,于我们也是极为有利。”苏婉放下手中茶盏,“不知王老板能否顺服与您交好的商户参与回收事宜?将源头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避免竞争的好方法。”

        苏婉也没想完全垄断市场,但若能将多数资源集中在自己手里,后期的竞争也不会对生意造成太大的威胁。

        “王某会联系各方,只是成效如何不敢保证。”

        “这就够了。”

        “某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王兴安看向苏婉,眼中带着探究,“不知这是娘子的意思,还是陈大人的?”

        苏婉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没有编造假身份,只说自己是苏家三娘,没想到王兴安竟然知晓了她的身份。同时心中有些失落,原来对方对自己这么客气,是因为陈元的缘故。

        “自然是我的想法,陈,他并不知道此事。”

        “娘子高才,某佩服。”王兴安对于情绪的感知很敏锐,看出了苏婉的态度变化,却也没有多解释什么。

        “既如此,我便恭候王老板的好消息了。”苏婉想到这个时代的大环境,越发想要做出成绩来证明女子不比男子差。她默默调整好心态,和王兴安闲聊几句后离开了王家。

        过了一段时日,苏婉收集城中百姓尺码的计划接近尾声。虽然她从中筛选出了一些重复的尺码,可这并不影响统计的准确性。

        与此同时,旧衣回收的计划也进行得十分顺利,她手中已有上百件合适的衣服,维持几个月的销售量没有问题。

        接下来,需要注意的就是成衣店的布局了。

        苏婉前往福旺查看自己前几天搞得装修布局,她到的时候,几个工匠正在按照要求安装等身铜镜和试衣间。

        福旺虽只有一层,可占地面积却很大,只要合理规划布局,店内空间是足够用的。考虑到私密性的问题,苏婉将试衣间做成了密闭空间,店内也重新招了两个女工来招待女客,减轻了裁缝的工作量。

        “娘子,您来了。”李掌柜注意到了苏婉,忙迎了上来,“都按照您的吩咐布置好了。”

        苏婉环顾四周,发现基本都符合她的设想,旧衣与女装都有专门的区域,都按照尺码大小挂在了新制的木质落地衣架上,试衣间不会让人感到狭窄逼仄,后院也留了房间给尺码不合适的人量尺寸。由于刚开始试营业,她打算先用女装打开市场,等有成效之后再推广男装。

        “娘子,不知何时可以开张?”福旺这些年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李掌柜干着急却没有用,如今好不容易等来翻身之日,自然特别重视。

        “等到这月十五,就正式开售。”苏婉为了定下一个好的开业日期,还专门去看了黄历,虽然她不迷信,可玄学无处不在,由不得她任性。

        这次试营业对于苏婉来说也是一次考验,这不仅关乎她能否赚钱,还关乎着她能否在这个时代推广自己的想法。

        很快就到了开业的日子,苏婉为了第一时间知道结果,一大早就来到了福旺成衣铺。由于提前做了预热,再加上苏婉规定开业一个月内,每日前五十位选购的人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更加激发了人们的购物热情。

        苏婉站在门口观察了来选购的人,对于目标顾客有了粗略的分类。一类是母亲带着儿女前来,一类应该是刚成亲的年轻姑娘,她们的共同点都是身着粗布衣服。但苏婉看她们衣着整齐,身上衣服也没有缝补的痕迹,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她在收集尺码时,一直注重在庆安县内打广告,却忽略了郊外村子上的人,他们进城次数不多,而且每次都是购置需要的物品,很少有心思分在别的事情上面。苏婉记下这一疏忽,打算等回去后再想解决办法。

        顾客的早高峰过去后,店中很快安静下来,只剩下三两客人在试衣。苏婉命人将凌乱的衣架摆好,添上新的衣服,又向店里伙计强调了服务态度后,方才离去。

        一天的火热生意说明不了什么,苏婉等了半个月,才又去福旺查看具体情况。

        “娘子,这是账本。”李掌柜双手捧上账本,将这几天的收益指给苏婉看。

        苏婉注意到,营业利润创下了福旺的历史新高,但是从开业第五天后,销售额就呈断崖式下降,到了最近几天,每天买一送一的活动人数都没有满五十人。

        “娘子,虽然这几日的人数不多,但利润已是很高了。”李掌柜注意到苏婉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这几日的销量上,连忙解释,“与其余的成衣铺相比,已经非常不错了。”

        苏婉也反映过来,衣服对于百姓来说,并不是必需品。他们一般都是等到衣服无法继续穿下去才会采购新衣服,她要是想长久地做这方面的生意,就必须了解百姓更换衣服的淡季和旺季,这样才能预判百姓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减少成本。

        苏婉对于解决积累下来的问题,已经有了大致框架,只是,以她对百姓的了解度,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要多与人们接触,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看来,她又要去一趟小河村了。

  https://www.biqugebar.net/17942_17942792/109181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