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浦江东 > 第182章 煤炭店

第182章 煤炭店


  而到了晚上,则把剩菜剩饭搁炉子上加热后——当年没有冰箱,晚饭后加热饭菜是防止食物变质的一种方法——就可以“封火”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得先把炉子的风门打开。

  如果煤饼“阴”了——即熄火了。当然原因也可能是昨晚封火没封好,也可能是煤饼的质量问题。那么------,这一天的早饭就不能烧了。做父母的就会很不情愿地掏出几毛钱,让几个孩子到大饼摊去各买一付大饼油条当早点。

  每逢这种时候,小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心里希望煤饼炉每天早上熄火,这样就可以享受好吃的早点了。当然,这种想法是不能让父母知道的。

  不过,灶披间里的煤饼,有时也会遭到不测之灾。

  当年石库门房子的居民,最怕闹“水灾”,原因是那里的下水道年代久远,经常排水不畅。

  记得有一年月初的上午,因为大人都要上班,大姐刚好从崇明农场回来,和小毛还有二毛三人用小推车分三次从煤球店推回120斤煤饼,灶批间放不下,于是只好在一层的楼梯间堆放好。谁知那天下午突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房子底楼进水,因为来不及搬运,楼道里堆放的煤饼基本上被冲跨倒塌。乌黑的积水上面,漂浮着凌乱的碎煤饼,水下是泥沼般的煤饼浆。小毛娘心疼得不行。要知道一个月的“薪资”,就这样“泡汤”了。

  好在,那时候上海人对弄碎的或弄湿了的煤灰,还是另有一招的。

  那就是将煤灰用水调和,然后用把破勺子随意舀成一块块的,就像做馒头似的,放在弄口晒干。晒干后的煤块就和煤球一样使用了,既省钱又方便。小毛家浸湿的煤饼,后来就用这种方法做成了“煤球”,着实烧了一阵子。

  而且,也正因为如此,上海曾经有一个非常兴旺的行业——煤炭店。

  在上海开埠的百多年里,不管是住在“上只角”的“石库门”,还是“下只角”的“棚户区”;不管家里有多少人,哪怕就是一个人,也都不能少了一样“家什”――煤炉。因为“民以食为天”,所有吃的东西都必须通过这只煤炉煮熟才能成为美味佳肴。

  家家户户用煤炉,煤炭店怎能不兴旺!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炊事又怎能少得了燃料。自从灶头改为煤炉后,煤炭店就成为城区居民生活中离不开的商家之一。

  据考证,上海最早使用煤炭开始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这么算下来,煤炭店铺在上海也有200年的历史了。特别是到上海解放后,百业待兴,煤炭店也迅速发展。

  煤炭店,根据时代变迁和供应品种的变化,在上海先后被称为煤薪炭店、煤球店、煤饼店。

  最早期的煤炭店,主要经营煤、炭、柴、草等燃料,被称为煤薪炭店。当时,江南一带的的煤炭都是湖南、江西生产的土煤,运到杭州后再集散分运各地。上海的煤炭商人从杭州采办煤炭运送到申城,再分送到各煤炭薪店,供应居民、商家作炊事之用。

  上世纪20年代初,上海有商家用白煤屑与黄泥混合捏成煤团,并利用阳光将其自然晒干成煤球出售,这种煤球价廉且耐烧,一经问世就深受用户欢迎。但由于系手工制作,这种煤球产量一直较低,难以满足市场消费需要。

  民族资本家刘鸿生得知当时市场滞销的白煤屑可制成市场热销的煤球后,从中发现了商机,随即派员出国考察机器制造煤球的技术,并于1926年11月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机制煤球厂——中华煤球公司第一厂。到1932年,上海已有12家机制煤球厂,年产煤球11.7万吨,其中10万吨在市区各煤炭店畅销。

  从此,煤球在居民、商家中得以普遍使用,供应煤球的煤炭店被俗称为煤球店。

  30年代,由于外商操纵中国煤炭市场,煤炭工业发展甚为艰难。为了与外商抗衡,上海于1933年成立了煤球厂工业同业公会。1945年又改名为上海机制煤球工业同业公会,会员厂有50多家。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交通运输受阻,原煤供应更加不足,致使煤球质量下降,价格却暴涨,不少居民只得改用火油或柴草作燃料。

  为改善供应,上海840多家煤炭店曾于1947年3月12日联名函请煤业公会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开拓煤源以维持生计。1947年9月,又因煤球原料煤屑告罄,煤业公会再度呈请市政当局“设法疏通煤源,以维市需,而安市场”。当局却以“白煤来源断绝,存底微薄,殊无全力供应民用煤球原料”为由,敷衍搪塞,上海煤炭厂商因此在困境中艰难求生。

  上海解放后,这时候煤球使用更加普及。据有关志书记载,1950年初统计,上海有私营煤球厂65家,年生产能力90万吨,实际生产17.5万吨。

  生产能力空放的主要原因,是当年的私营煤球厂无统一配方,产品单调,规格不一,煤球质量不稳定。有的私营煤球厂还在生产的煤球中掺杂低质的煤渣,造成煤球质量低下,火力不旺,又不耐烧,因此不太受居民欢迎。

  为了解决煤球供应的质量问题,1950年2月,SH市合作社联社开办了上海第一合作煤球厂,生产质优价廉的“合作煤球”,每月产量6000吨,供全市40万居民家庭购用。1951年9月起,除“合作煤球”外,上海取消了私营煤球厂以本厂厂名作为煤球品牌的生产,均以生产全市统一规格的“统一煤球”供各煤炭店销售。

  至此,全市煤球店供应的煤球有了统一的规格标准和质量保证。1955年12月,经SH市第一商业局同意,又将原“统一煤球”的名称改为“星牌煤球”。

  在保证煤炭供应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煤源紧缺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https://www.biqugebar.net/14664_14664478/5068087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